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8月31日
科技部副部長王曦: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
經國務院批準,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于2019年7月1-3日在海南博鰲隆重召開。大會著眼于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通過聚集全球專家智慧和產業精英,共同交流探討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政策創新、市場模式創新等領域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凝聚產業共識,明晰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大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協副主席王曦發表了演講,內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出席2019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我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政策制定者共商發展汽車發展大計,共話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新藍圖,攜手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表示欽佩與敬意。借此機會代表科學技術部向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關心支持科技創新的朋友表示感謝。下面我就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發展談幾點體會:
第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革命和變革加速演進,帶來新能源汽車變革,驅動汽車產業創新進入新階段。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新科技革命呈現出六方面的特征:
一是重要科技領域從微觀到宏觀尺度加速縱深演進,科學發展進入新的大科學時代;
二是前沿技術呈現多點突破的態勢,形成多技術群相互支撐齊頭并進的鏈式變革;
三是科技創新呈現多元融合的特征,人-機-物三元融合加快,物理世界、數字世界、生物世界的界限越發模糊;
四是大數據研究成為實驗科學、理論分析和計算機模擬之后新的科研范式;
五是顛覆式創新呈現幾何級滲透擴散,以新的方式對傳統產業產生新的“歸零效應”;
六是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新技術可能對就業、安全問題帶來重大的影響和沖擊。
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變革,在這樣的變革下,科技創新呈現出平臺化、開源化、場景化、融合化、顛覆性新趨勢,進一步加快推動能源與交通更加緊密發展的全球性趨勢。
一、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總成由基于傳統車型改造向全新平臺化過渡。平臺化可顯著縮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充分發揮電動技術的優勢;二,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為強化強化技術路徑,降低成本、打造生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呈現專利免費、技術共享和平臺開放的開源化趨勢,特斯拉2014年開放所有的專利,豐田于2015年開放超過5600件燃料電池汽車的專利,2019年開放超過2.3萬件電動汽車專利,大眾也于2019年宣布開放電動的平臺,可以供其他的車企使用,我國比亞迪也在推動純電平臺開放。
三、隨著新興模式的興起,導入自動駕駛和智能物聯網之后,智能新能源汽車創新體現出明顯的場景化趨勢。一方面,智能新能源汽車結合不同的場景,遵循了漸進式的發展路線,從不同的生活場景出發打造新一代的工具,成為汽車創新風向標;
四、汽車+的跨接融合創新風起云涌,“汽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產品技術層面深度融合,“新一代汽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在系統層面呈現融合發展的趨勢,由此智能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五、創新顛覆性概率大增,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對汽車產業結構帶來重大的變革影響,尤其到無人駕駛階段和未來出行階段,具備駕駛操作無人化、道路管控自動化,載運工具共享化等特點,這不僅是科技革命,也使社會革命,甚至是一場社會與經濟的變革。
第二方面,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的創新,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持續穩定的支持。科技部從“十五”開始連續四年的五年計劃,有序安排了科技技術項目,支持新能源汽車創新,標準檢測、關鍵示范和推廣,在“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按照動力電池和電子管理系統,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總成,電動汽車智能化技術,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式混合系統和純電驅動系統,一共部署38項研究任務。在研發專項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關鍵研發取得新進展,取得的一些標志性的成果,比如動力電池系統指標顯著提升,寧德時代采取高鎳正極和硅碳負極開發出比能量達到304瓦時/千克樣品,安全性滿足國標的要求。驅動電機關鍵部件動力技術均以突破,精進電動開發的碳化硅控制器實現了98.5%的高效率和26KVA/L的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技術不斷進步,新源動力開發的金屬燃料電子堆達到3.4千瓦每升,智能化技術快速發展,清華大學開發的車載通訊與智能計算平臺可實現5000-1萬億次浮點計算/千瓦的計算能力,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多家車企推動高級自動駕駛樣車,啟動了在共享出行物流和貨運的場景示范。
今后科技部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發展。
第一,推動融合發展,持續支持創新。目前科技部正在組織編制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2021-2035,在“十四五”期間,更加關注研究能源發展大趨勢。一方面科技部將在“十三五”基礎上聚焦車用、氫燃料電池、儲氫、加氫、制氫技術的研發,另一方面樣對自動駕駛、智能系統進行關鍵研究,針對技術鏈條中的傳感器、車載芯片、智能計算平臺等薄弱的環節進行強鏈補鏈,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第二,完善體系,建立新型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著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的前沿和跨界交通領域提供更多的支持。在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車的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聚焦科技界產業界推動加快創新,創新環境、創新政策和創新政策正在完善與形成。這個中心是面向全球開放的平臺,真誠歡迎全球優勢創新力量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的大潮。
第三,建立技術轉移體系,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科技部積極打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成果擴散、流動、共享的應用體系,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想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引導各類科研資源,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創新的基礎性技術性的支撐,搭建行業需求和供應對接平臺,優化政策環境,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模式,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引導人才在產學研的合理流動。
第四,鞏固雙邊和多邊的合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的合作。國際新能源汽車合作是推動汽車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環,科技部在清潔能源部長合作機制下,牽頭發起的電動汽車倡議,在創新使命部長級使命基礎之下,搭建了氫能創新挑戰多邊的合作平臺,以中美、中德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雙邊合作平臺,啟動一帶一路創新合作計劃,下一步充分利用這些國際交流平臺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交流,聯合研究、技術轉移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人類面臨的環境與氣侯變化問題促使新能源汽車成為發展的趨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令人期待,科技部一如既往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歡迎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政策制度者共商發展大計,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