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0日
新能源車和動力電池發展勢頭良好,這些企業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產業熱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健增長,也帶動了電池產業的發展。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28.7Gwh。對此,在10月12日召開的2018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峰會上,在談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方居安思危才是當務之急。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整體向好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紛紛發布汽車和電池業相關數據,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整體趨勢向好發展。
從不同動力電池類型來看,5.72Gwh裝機總量中,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6Gwh,占比56.96%;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39Gwh,占比41.85%;錳酸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為0.03Gwh,占比0.54%;鈦酸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為0.04Gwh,占比0.66%。
從電池企業來看,寧德時代以2.45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第一,占9月總裝機量的42.79%;比亞迪緊隨其后,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59Gwh,占比27.76%;排名第三的天津力神,動力電池裝機量為0.21Gwh,占比3.76%。
整體來說,2018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在動力電池材料方面,三元動力電池和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依舊齊頭并進;在動力電池企業方面,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天津力神連續三個月穩固行業龍頭地位,三家企業動力電池裝機量之和占據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市場的74.32%,實力雄厚。
從數據上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業前景樂觀,然而這些企業的未來真就能高枕無憂嗎?陳清泰認為,雖然我國從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滿足客戶需求等方面來看,國產品牌毫不示弱,甚至比外資品牌更有優勢。但外資企業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儲備和品牌影響力,他們的后發勢力不容小視,國內相關企業必須居安思危。
在國內外車企合作方面,通用已與比亞迪等多家公司在美簽署《交通運輸電氣化協議》,多家車企將共同向汽車及交通運輸電氣化轉變的目標努力;寶馬再與華晨集團就華晨寶馬的長期發展簽署長期框架性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華晨寶馬的整車產能將在2019年達到52萬輛;2020年,寶馬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寶馬iX3將在沈陽投產,除了在中國本土銷售以外,還將出口到全球市場。
此外,寶馬早在2017年就已正式運營其位于中國沈陽的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更在2018年10月對華晨寶馬增資30億歐元,用于沈陽生產基地的擴建項目;特斯拉同樣也于今年5月宣布將在中國上海自貿區建設第二座超級電池工廠;戴姆勒集團計劃在2019年前在中國建立一座電池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