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4月23日
杉杉股份凈利大幅增長背后:正極材料是2017年營收關鍵
近日,杉杉股份公布的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經營業績取得穩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827,054.09萬元,同比增長51.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611.51萬元,同比增長171.4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4,126.23萬元,同比增長72.07%。
查看杉杉股份近五年的營收情況發現,從2014年起,杉杉股份實現總營收穩步增長,2017年比2016年的營收增加279,577.15萬元,同比增長51.07%,在2016年凈利潤增長率為-52.24%的情況下,2017年有了新的突破,實現171.42%增長率。杉杉股份為何能夠實現大翻盤?

正極材料是2017年營收的關鍵
杉杉股份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系鋰電池材料正極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726.67萬元,同比增長179.54%,以及公司出售所持寧波銀行部分股票獲得投資收益46,583.81萬元所致。據了解,截至2017年末,杉杉股份擁有正極材料產能4.3萬噸,負極材料成品產能6萬噸,電解液產能3萬噸。
2017年,為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影響,杉杉股份在鋰電池材料業務上堅持產品創新、成本控制和管理提升,取得高速發展,實現了經營業績的歷史性突破。期內,鋰電池材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3,613.94萬元,同比增長47.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505.09萬元,同比增長101.31%。
正極材料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上升是杉杉股份2017年營收主要來源。為鎖定鋰電池正極材料上游原材料,穩定上游資源供應,加快推進鋰電池材料業務發展,2017年7月,杉杉股份與洛陽鉬業就鈷產品的采購與銷售以及鈷、鋰等金屬資源項目開發事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通過資產管理計劃認購洛陽鉬業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471,204,189股,占其總股本的2.18%,認購價格3.82元/股,認購金額18億元,股份限售期12個月。

2017年,正極公司杉杉能源采取積極穩健的經營策略,全年實現銷售量21,447噸,同比增長19.4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5,966.26萬元,同比增長70.15%,主要系正極公司銷售規模擴大,客戶結構優化,開拓、海外客戶及高端新產品所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726.67萬元,同比增長179.54%,主要系銷售規模擴大、市場價格增長、高端產品擴量、成本管控等因素,使得正極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杉杉股份表示,2017年,在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上游供應端緊縮的情況下,公司積極應對,對主要原材料從價格競爭力、品質穩定性、響應速度、增值服務等方面擇優選擇年度合作供應商,同時,采用年度合作、戰略采購與臨時補充采購并行的采購模式。
產能提升方面,寧鄉二期鈷酸鋰產線已于2017年4月率先投產,三元產線于2017年年底投試產。杉杉能源在寧夏石嘴山市啟動了年產7200噸高鎳三元及前驅體項目,并于2018年3月陸續投試產。2018年1月杉杉能源啟動了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1萬噸產能預計2018年年底投試產。
研發方面,杉杉能源采用“應用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發思路,公司在高電壓鈷酸鋰方面具有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公司量產了全球首款4.45V高電壓鈷酸鋰產品。在三元材料方面,公司在開發鎳含量80%以上材料的同時,量產和推廣單晶三元材料,可有效提升電池容量和循環性能。
品質控制方面,公司大幅降低人工制造的參與,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和綠色制造技術提升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產品直通率達到96%,磁性異物小于25ppb,非磁性異物小于100ppb。

在鋰電池材料市場的布局已深
鋰電池材料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移動電源等數碼類電子產品領域,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等動力類應用終端領域以及電動工具、移動基站,電網儲能、家庭儲能等儲能領域。
隨著鋰電池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張,其規模的迅速擴張帶動了整個鋰電池材料行業的高速增長。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消費市場,帶動了中國鋰電池材料行業的飛速發展,并且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杉杉股份早已嗅到市場的商機,從1999年開始進入鋰電池材料行業,受益于下游終端行業的快速增長,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近五年來在鋰電池材料業務方面實現營收節節攀升,平均毛利率為20.75%.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增長放緩,消費型鋰電池進入低速增長穩定發展期。與此同時,在各國大力支持下,電動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受政府補貼措施鼓勵及動力電池技術逐步成熟,動力型鋰電池已進入高速成長期,成為驅動全球鋰電池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力量。下游的需求帶動了上游市場的發展,杉杉股份除了在正極材料方面有優秀的表現之外,在負極材料、電解液業務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
負極材料業務
杉杉股份負極材料2017年實現銷售量30,912噸,同比增長36.75%;主營業務收入148,223.49萬元,同比增長26.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060.93萬元,同比增長3.76%。凈利潤的增長率低于銷售量的增長率,主要系報告期內負極材料價格同比下滑,同時受原材料價格和石墨化加工費的上漲,毛利率下降,壓縮了盈利空間所致。
期內,以2.4億元收購了湖州創亞100%的股權,湖州創亞現有成品產能1萬噸,收購完成之后,負極材料的成品加工能力、成品結構和研發等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產能提升方面,寧波工廠2萬噸成品產能于2017年10月陸續投試產,寧德在建產能2萬噸,預計2018年年中達到投試產條件。郴州杉杉年產7000噸石墨化產能預計2018年4月底陸續投試產,在建年產16000噸生料產能。2017年啟動了內蒙古包頭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一期預計2019年4月投試產。項目是從原材料加工、生料加工、石墨化、碳化到成品加工,集五大工序于一體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結合包頭電費的低價優勢,項目建成后,有利于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毛利率,提升市場競爭力,鞏固公司鋰電池材料行業地位。公司積極推進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期內,公司申報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材料智能工廠新模式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工信部立項。公司EV用系列新產品已經完成審核并量產,月銷量百噸級至千噸級。硅碳負極材料已產業化,性能可滿足乘用車300wh/kg性能要求。
電解液業務
杉杉股份2017年在電解液業務上實現銷售量為6,416噸,同比下滑11.40%;主營業務收入29,424.18萬元,同比下滑29.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88.00萬元。杉杉股份解釋稱,公司電解液銷量下滑主要是第一季度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影響,導致銷量不及預期,第二季度開始,公司重新調整市場策略,梳理客戶關系,發貨銷量開始穩定增長。公司電解液業務虧損的原因除受銷量下滑影響外,還因2017年六氟磷酸鋰價格下跌致使公司高價六氟磷酸鋰庫存減值,以及廊坊杉杉生產經營情況不佳等。衢州20000噸電解液項目已于2017年11月投試產,年產2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將于2018年4月底投試產。
研發方面,繼續擴充研發隊伍,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進一步研發電解液配方,同時,開發新型添加劑,并加大對下一代鋰鹽產品的基礎研究,提前布局,通過拳頭產品打開市場。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在生產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和生產工藝上三管齊下,通過原材料戰略性采購和自產,降低生產制造成本,通過減員增效,提升管理效率。通過產線的自動化改造和工藝的改進,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合格率。
除了在鋰電池材料市場的布局之外,杉杉股份2017年在能源管理服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也實現一定的營收,其中能源管理服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896.70萬元,同比增長39.21%,主要系光伏業務組件銷量大幅增加及光伏電站投運產生效益所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24.66萬元,同比下降15.69%。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506.06萬元,同比增長476.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045.77萬元。
行業趨勢及未來展望
移動終端設備市場筆記本電腦、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三大電子產品的市場達到一定滲透率后逐漸趨于飽和,增長動力不足。但受益于鋰電下游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增長,2017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仍保持較快增速。
2017年9月,多部委聯合公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動力類鋰電池需求預計將快速增長,未來鋰電池產業也會由消費類鋰電池逐漸轉向動力類鋰電池方向發展。2017年10月,中國首個儲能產業政策《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我國電力體制改革深入實施背景下,儲能的準入機制、結算模式將進一步得到規范,伴隨著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應用領域打開,儲能有望提前進入爆發期。儲能類鋰電池需求未來增長可期。
在下游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帶動下,預計2018年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正極材料方面,消費類數碼電池特別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仍將以鈷酸鋰為主。雖然2017年鈷金屬價格快速上漲,國內鈷金屬現貨價格從2017年年初的27萬元上漲至60萬元以上,但對于智能手機這種小型消費類產品來說,成本方面并不敏感。杉杉股份稱,2018年公司仍將繼續保持在鈷酸鋰方面的全球領導地位,繼續擴大在鈷酸鋰領域的市場份額。三元材料方面,隨著2018年補貼新政再度上調技術門檻,三元高鎳化進程有望加快,且純電動乘用車將成為三元電池增長的主要動力。2018年3月開始公司寧夏7200噸高鎳產線已陸續投產,預計2018年公司高鎳產品銷售占比會大幅提升。
負極材料方面,負極材料價格從2014年開始整體保持價格下降的趨勢,2017年,伴隨原材料針狀焦、石油焦價格的上漲以及石墨化加工費的上調,負極材料價格自2017年三季度開始反彈,全年價格呈現前低后高走勢。2018年石墨化產能依然緊張,預計2018年負極材料的供應依然偏緊。目前人造石墨仍然是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主流,未來隨著電動汽車對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硅碳負極使用量將逐漸增多。成本方面,負極材料生產商將通過自建石墨化產能、改進石墨化技術或者建設一體化基地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杉杉股份表示,公司將在內蒙古包頭建設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的一體化基地,有利于提升公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毛利率,實現產業規模效應,提升公司負極材料業務市場競爭力。
電解液生產商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成本和技術兩方面,成本方面,主要通過自建六氟磷酸鋰工廠來降低成本。技術方面,未來趨勢是依靠添加劑配方多樣化提高性能。杉杉股份表示,公司年產2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預計2018年4月底可實現試產,屆時對公司毛利率的提升將帶來正面的影響。添加劑方面,公司將繼續擴充研發隊伍,開發新型添加劑,并加大對下一代鋰鹽產品的基礎研究,提早布局,通過拳頭產品打開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
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杉杉股份表示,2017年9月份,工信部等五部委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對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出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雙積分政策給了車企壓力與指標,將加快新能源乘用車的推廣,帶動公司新能源乘用車動力系統集成業務。
能源管理業務方面,杉杉股份預估,未來五年,儲能電池累計需求為68.05GWh,按當前裝機份額測算,鋰電池未來五年累計需求量將達到45.59GWh。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需求,未來幾年儲能產業將迎來大幅的增長,以儲能為基礎的能源管理服務商業模式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布局能源管理服務的企業包括南都、科陸、陽光三星等,主要業務應用包括削峰填谷、微電網、光儲一體化、電能質量改善等。中國光伏補貼繼續退坡,在政策、市場、技術的催化下,未來光伏技術競爭將更加激烈,行業洗牌提速,創新發展成為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