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5月12日
鋰電池的安全續航問題
眾所周知,移動設備近幾年來在電池續航問題上進入了瓶頸期,各大鋰電池廠家不得不通過增大電池容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增大容量這種方案不是長久之計,三星Note7的爆炸無疑給整個鋰電池產業劈頭澆了一盆冷水。不過,有決心創新改變的研究人員始終沒有放棄,終于在最近發現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冷凝法,這種方法,能保證鋰電池安全的情況下提升續航能力,并且可以彎曲,能夠充分適應為了可能出現的可彎曲移動設備。
那么冷凝法到底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冰模板(ice-templating)垂直對齊電池內固態電解質架構,增強導電性。這種新型電池的誕生也正好為概念中的柔性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鋪路。
眼下,市場上可重復充電的鋰電池用的液體電解質高易燃性,極易造成安全問題,去年Note7事故元兇就是它。因此,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決定嘗試使用固體電解質來代替易燃的液體電解質。
由于傳統液體電解質極易燃燒,他們使用冰模板讓陶瓷固體電解質呈現出垂直對齊的柱狀架構,使用陶瓷固體電解質的電池明顯更安全且導電性更強。這種電池的制作方法也是很稀奇的,制作時,先在底部加入陶瓷顆粒并冷卻水性溶液,隨后讓冰層生長,擠出一部分已結冰的水性溶液,讓陶瓷顆粒在電池中成為主流。最后,營造一個真空環境讓冰升華為汽態,這樣就完成了搭建垂直對齊架構。搞定垂直對齊架構后,需要與聚合物相結合,后者是一種由許多重復子單元組成的大分子,這樣就能為電解質提供機械支撐并更富有柔韌性。
上一篇:鋰電池的內外部結構
下一篇:鋰電池的電動車電池怎么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