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06日
寧德時代攜手本田共同打造未來電動汽車產品
2月5日(大年初一),寧德時代官方微信消息,其與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下簡稱本田)于東京簽訂合作協議,正式攜手共同打造面向未來市場的電動汽車產品。
根據協議,寧德時代成為本田在鋰離子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伙伴,為其電動化提供可靠動力支持。在2027年前,寧德時代將向本田保供電量約56GWh的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除中國市場以外,本次雙方合作車型也將向全球范圍內的其它市場推出。
早在2018年的5月份,本田與寧德時代就宣布進行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用于純電動汽車主力車型的新型電池,并基于本田飛度(Fit)車型聯合打造新電動汽車。其目標是開發出一款消費者可承受的低價電動汽車,將配備一塊小容量電池,續航約300公里。新車預計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和其他地區推出。
當時日媒指出,在電動汽車日趨全球化的過程中,本田采用中國供應商制造的重要零部件是一大趨勢。除了電池,本田還在此次合作中宣布在電動汽車性能測試、生產技術和電池規格等領域與寧德時代合作。此外,本田希望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未來電動車。
作為國內汽車用動力電池的產量最大的企業,寧德時代產銷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目前,國內外眾多車企紛紛選擇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其中有戴姆勒、寶馬、廣汽、上汽、北汽、東風、長安、捷豹路虎、拜騰、大眾、吉利等。有業內人士認為,本田此次與寧德時代簽署合作協議,很顯然是看到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巨大潛力,快速本土化落地。
事實上,過去的2018年,可以稱之為本田的“電動化元年”,而中國市場是本田電動化戰略的首選戰場,在這一年里,本田通過技術輸出,第一款本土化電動車“理念VE-1”公開亮相,將于今年正式上市。東風本田與本田中國合作開發的首款電動車車型,也將于今年內推向市場。未來除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外,還會投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在不久前的一次媒體大會上,本田宣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以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i-MMD”為基礎,打造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在2019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第三工廠建成并投產,并在今年內推出首款純電動車。
當前,整個車市的增速開始趨緩,2018年中國首次出現負增長,不過新能源卻逆勢上漲,根據中汽協公布的銷量數據,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中汽協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60萬輛,增長33%。
對于國內新能源市場,依舊會成為2019年乘用車市場的主要亮點。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國內外的車企都開始加碼布局。本田當然也不會錯過這難得的大好機遇。
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2025年以前將在中國投放20款以上電動化車型;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旗下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2019年分別推向市場;2020年,本田插電混合動力系統也將導入中國。
本田目前主要有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兩家在華合資公司,這兩家合資公司也將成為推進本田在華電動化進程的實施主體。
為實現新能源車型的順利國產,本田同步推進新能源工廠以確保產能。2018年11月初,東風本田宣布第三工廠計劃2019年投產,該工廠設計最高產能為24萬輛/年,規劃先投產CR-V車型,隨后將生產本田旗下的混動、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車型。
同樣是11月,廣汽本田宣布,將投資32.7億建造新能源工廠以及開展舊有工廠的擴建工作,全部完工后產能預計擴增17萬輛/年。
而此次與寧德時代的進一步合作,顯然將會為本田的電動化戰略提供動力電池供貨保障。
上一篇:固態電池技術為何難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