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8月24日
移動電源市場的“游擊戰”
“要問深圳有多少家做手機的,可能還有個大概數。要問有多少做移動電源的,那真是沒有人知道。”在深圳海盈科技有限公司陳經理看來,很多移動電源企業屬于“打游擊”,想做就做,沒兩天也許就沒了。
一邊是數量龐大的生產企業,一邊是質量亂象頻出的行業現狀,移動電源行業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多位業內人士呼吁“該管管了”。
企業扎堆品牌過濫
移動電源生產企業數量到底有多大,從電商網站售賣的品牌數量上可以管中窺豹。記者從京東商城獲悉,目前在售的移動電源品牌有209個,而手機品牌的數量為162個。而據媒體報道,在一些實體電腦城和IT市場,由于品牌太多,“看上去都差不多”,店主只能用容量大小來區分。
對于移動電源行業的扎堆現象,中國電池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也有切身感受。作為電池行業的資深人士,這幾年他發現不少過去做充電電池的企業都轉行做了移動電源,一些根本沒有相關行業經驗的小企業也紛紛加入。“這和整個行業的準入門檻不高有直接關系。”
王敬忠所說的門檻,一是技術,二是標準。據悉,移動電源的技術和零部件相對簡單。用陳經理的話說就是,去市場采購電芯和電路板,然后找個外殼一包,貼個商標就行了。“和山寨手機差不多。”而關于移動電源標準的起草,各種消息頻頻見諸報端,可惜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記者聯系了深圳市冠信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自稱是質量負責人的黃先生說,企業生產移動電源已經有兩年了,“(移動電源)很好做,主要就是找工人裝配一下,原材料都是外面采購來的。”至于標準,他表示“沒聽說過”,并稱:“要是政府管得嚴了,估計很多企業就不做了。”
“光靠行業自己來規范,效果可能很慢。我還是希望政府部門能來好好管一管,把那些打游擊的小企業清理出去,給我們這些認真做事的企業一點空間。”陳經理的話也許也代表著移動電源行業的心聲。
容量虛標問題最普遍
去年,上海市質監局組織開展了移動電源的風險監測工作,并發布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
參與此次工作的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工程師劉胡煒透露,由于電池電芯產品的特性,移動電源產品若無較好的安全設計和保護,在過充電、過放電、輸出短路等異常情況下,可能導致產品損壞甚至發生起火、爆炸;在靜電干擾、高溫、重物沖擊、跌落等嚴酷環境下,可能導致產品損壞甚至發生起火、爆炸,威脅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此外,移動電源產品還普遍存在虛標額定容量的現象。
“如果說安全問題尚無標準來進行嚴格約束,那么容量虛標就屬于企業自身的不誠信行為。”據劉胡煒介紹,移動電源的電芯容量和輸出電量并不一樣,由于升壓電伏等因素,輸出電量要小于電芯容量,目前廠家標注的都是電芯容量。
但即便如此,也存在不少企業夸大電芯容量的現象。在風險監測工作中,22個批次的樣品里有9個樣品的電芯實測容量低于整機“標稱容量”,缺額從1%至37.8%不等。他認為,電量測試不存在技術難點,如果虛標容量就是企業對消費者的故意欺詐。
對于媒體上常常報道的移動電源自燃問題,劉胡煒反倒并不是特別擔心。
他告訴記者,移動電源的核心保護分為兩塊,電芯保護和電路管理保護,如果企業能做到采購質量有保證的電芯和電路板,相當于是有兩重安全保護,“我們實驗中模擬的是非常嚴苛的環境,但是自燃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嚴重。”
他建議,消費者應盡量在正規渠道購買知名品牌產品,最好不要去小商品市場購買。
上一篇:51億純電動客車項目落戶杭州
下一篇:萬向美夢停滯?










